在台灣
每一個受義務教育的台灣小孩從國中開始就要為了高中
到高中為了大學一路往上升,為了好學校而不斷不斷的唸書
然後從國高中開始,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就是從早上七八點到下午四五點
四五點還不是唸書唸整天後的結束,是接著去補習班繼續唸書唸到十一二點
不知道是因為長期疲憊的原因還是怎麼樣
包括我自己,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有時候上一上就上到趴在桌子上睡著
也有的人一睡就是睡好幾節甚至到放學(那應該不是疲憊 是豬了)
然後自從智慧型手機開始出現後,學校的上課情況真的是有點慘不忍睹
上課滑,下課也滑,搭公車滑,到家後繼續滑
我自己有時候也會這樣,但就是來了德國之後才發現原來在台灣
我們的讀書情況有多麼的糜爛。
來到德國,我是念這邊的高中
我以為所有高中生都一樣,唸書會唸到煩,想睡就睡,想滑手機就滑手機
結果完全不是,一個班只有差不多三十個學生左右
來到這邊四個月了,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天,任何一節看見他們任何一個人在上課睡覺過
(真的很驚奇,害我也跟著做了這件驚奇的事四個月了)
就連我以為下課都在打鬧,看起來不太愛唸書(結果我看錯)的男同學
上課的時候也是專心聽,專心寫。
我還有觀察到他們一個我覺得我們台灣真的是輸太多的習慣
就是他們真的真的很擅於舉手發言,發問
我真的是有點被嚇到,舉了就算老師沒有叫到他們,他們就一直舉到老師請他們回答為止
我不知道在台灣大家都不敢舉手的心態是什麼
但我自己通常會覺得:問這個會不會很丟臉,這個會不會其實很簡單,不敢問,好多人會看
等等等等就是累積起來造成很多自己學習的機會一點一滴流失的爛心態
久而久之,到了大學,只要有人舉手發言或是問問題,我們就會覺得那個人怎麼那麼好學
但其實 舉手這件事 是我們本來就應該在有疑問的時候做的事
在德國,就算他們想問的問題其實答案很簡單,其實很容易
但他們就是會問,一個同學回答,其他同學也可以補充
他們也很常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來交流來聽聽別人怎麼想
所以每次在英文課的時候老師都會叫我回答(因為所有課我能完全理解的只有英文哈哈哈)
我都會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在台灣很少在課堂發言,而且照理講是要自己踴躍舉手才對
可是我還是會很高興老師叫我回答,讓別人能知道我的想法。
德國的學校通常下午一兩點就放學,所以在學校的時間不會太久太疲乏
對於功課,對於考試,他們就是按部就班的有功課就一定寫完,有考試就念完
我覺得養成習慣也是一個他們唸書跟我們唸書那麼不一樣的因素吧
德國的學生唸書是良性循環 我們則是惡性循環。
對於未來這件事,不管是小孩自己本身 還是父母
都不會去刻意安排一定要什麼好學校一定要什麼好工作
很多在德國的學生,包括我問的同學也是
他們可以選擇念完書
對他們來說 "完成學業"是指高中結束 而不是念完大學
因為之前被問過幾次:你在台灣的學業完成了嗎
每次我回答還沒(因為我大學還沒畢業) 他們就會問:高中還沒畢業嗎
然後我說大學還沒,他們就說德國高中結束之後就算完成學業了
在德國 高中完成後不想繼續唸書的,也可以直接去找工作
也有的是工作個一兩年,在回去念書
他們不會特別去看學歷,因為各司其職,你擅長什麼,你就能在哪個領域好好的發揮什麼
所以讓我感覺在德國念書的話,不會念得自己身心疲憊
要念的話,是你自己的選擇
要工作的話,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總而言之,他們從小就有良好的唸書態度,做事態度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 他們認為那是他們的"本分"
這真的很值得學習,但在台灣不健康的讀書氣氛已經太久,太習慣了
真的是有點可惜。